全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组完成了2020年第四季度血液安全监测(HV)数据采集工作。为了便于哨点单位了解本项工作开展情况,现将第四季度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 参加全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单位报名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报名参加全国HV工作并与监测委签订协议的单位共计89家(不含部分区域中心的单位)。其中血站60家(血液中心10家,中心血站50家),分布于19个省份;医院29家(三级医院26家、二级医院3家),分布于9个省份。另有区域HV工作组6个(重庆2个,河北、四川凉山、江苏无锡、湖北宜昌各1个)。
二、 监测数据报告情况
2020年第四季度共有84家单位(94%)报告了监测数据,5家单位(6%)暂未报告数据。2020年1-4季度数据上报情况见下表:
2020年1-4季度血液安全监测数据报告情况
三、 本季度主要工作
(一)监测委召开2020年全体委员会
2020年12月4日,监测委2020年全体委员会议在重庆召开。本次会议围绕监测委2017-2020年工作总结以及2021-2023年工作计划、监测委成员履职情况和下一步开展血液安全监测的工作建议等议题展开讨论。监测委接下来会围绕以下几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一是,继续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推广血液安全相关理念和开展血液安全监测实践经验交流。二是,建立和完善全国血液安全监测体系,扩大监测哨点单位覆盖范围,进一步规范监测数据采集,完善监测体系,发布全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年度报告。三是,继续加强与其他分支机构交流、合作,加强与管理委、服务委、输血管理委等其他分支机构合作,以更好地推广HV试点监测工作和加强HV监测数据利用。四是,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增加国际交流频次和深度,学习国际血液安全监测经验,并将中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果带到国际舞台。
(二)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持续推进血液安全监测培训班”
2020年12月4-6日,由中国输血协会主办、监测委承办、重庆市血液中心协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持续推进血液安全监测培训班”以线下授课、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本次培训班历时3天,共有18位讲者授课;线上注册参加培训人数超过2100人,累计观看浏览量超过5万人次。监测委主任委员何涛主持培训班开幕式,中国输血协会理事长朱永明为培训班致辞。培训内容包括国内外血液安全监测最新进展、《AABB技术手册》关于血液安全监测相关内容介绍、新冠病毒感染与输血安全、全国血液安全监测试点工作总结、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单位经验介绍以及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案例分析等。达到了传播理念、交流知识、共享数据、持续改进的既定目的。
(三)对首批全国血液安全监测区域中心和哨点单位授牌
2020年12月,经中国输血协会领导同意,监测委发布了《关于对首批全国血液安全监测区域中心和哨点单位授牌的通知》,河北省血液安全监测区域中心等6个区域中心为全国首批血液安全监测区域中心,河北省血液中心等61家采供血机构和浙江省肿瘤医院等80家医院为全国首批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单位。在“持续推进血液安全监测培训班”开幕式上,为区域中心和哨点单位举行了授牌仪式。
四、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成2020年全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报告
2020年全国血液安全监测数据已经采集完成,工作组设计完成了《献血者基本信息采集表》和《临床用血信息采集表》(见本简报附件),用于收集各单位采供血和临床用血基本信息。工作组将根据监测数据和收集的基本信息编写2020年全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年度报告。
(二)举办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单位联络员工作培训会
计划举办一次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单位联络员工作培训会,根据全国血液安全监测试点工作运行经验,建立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的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对各单位数据采集和报告的标准化流程进行培训。
(三)启动HV学习交流平台建设
全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组计划建设HV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开展系统性的学习交流活动。计划在监测委和哨点单位招募志愿者,组织已开展监测国家的体系运行经验和年度报告的学习,并翻译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供分享和培训;同时还招募监测数据的审阅人员和年度报告的撰写人员,以便开展及时的数据审核和年度报告的发布。
(四)进一步完善区域中心功能
目前,全国成立了6个血液安全监测区域中心,还有部分区域中心正在建设中。工作组将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完成区域中心授权、签订协议以及完善信息系统权限设置等。鼓励全国各地哨点单位在有条件的基础上,申请成立血液安全监测区域中心,组织本地区其他单位开展区域性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监测委将对申请单位进行评估,经评估符合要求后签订协议并提供技术支持。